欢迎来到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
协会活动
泾县榔桥:小木梳成就大产业
时间:2016-07-29 22:53 来源: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
    在“中国宣纸之乡”泾县东南部,205国道和即将开通的京福高铁纵横其间,矗立着一座徽风古韵、青清净静的美丽乡镇,这就是国宝“红星”宣纸的原产地、“中国木梳之乡”——泾县榔桥镇。

                    泾县县委书记郭金友为梳业分会成立揭牌
    4月11日—12日,榔桥镇山欢水笑,嘉宾云集,好戏连台:中国·泾县第二届山地自行车邀请赛鸣锣,首届“印象皖南·纸在泾县”全国摄影大展颁奖……而中国梳业论坛开讲,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梳业分会成立,成为连台好戏中的亮点,来自全国各地的制梳业专家及从业者同自行车爱好者、摄影发烧友和媒体记者齐聚宝地,在体验魅力榔桥非同寻常的今生前世的同时,研讨小小木梳的发展大计,也为榔桥的发展带来契机。

             来自全国各地的制梳业专家及从业者齐聚榔桥共商梳业发展大计

木梳虽只是生活中的微小物件,却承载智慧和健康的理念。作为“中国木梳之乡”,榔桥在木梳业发展近半个世纪之后,终于为这一行业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家”——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梳业分会。在一个山区小县的小小乡镇,成立这一国字号的分会,实属罕见。

在4月11日下午榔桥主办的中国梳业发展论坛上,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梳业分会正式成立,该县宫庭竹木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华担任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位相关企业负责人成为理事。梳业分会的成立,对于解决木梳产业规模小、分散生产、产品标准不一等问题,全面推动木梳产业的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品牌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意义深远。

提到制梳,吴国华如数家珍。据她介绍,智慧的中国人早在6000多年前就发明了梳子,2500年前篦也广泛使用,梳篦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反映了中华民族探寻美的历程。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榔桥木梳业,历经曲折发展,目前拥有100多家木梳生产加工企业,年产木梳8000多万把,开发出工艺木梳、保健木梳、竹梳等8大系列、3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乃至欧美、东南亚地区,占全国木梳市场份额的75%。2014年,该镇木梳产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8亿元。

在该县润发梳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厂区采自当地山区多年生的黄杨、桃木、梨木、丝檀等上等天然木质原料堆积如山,一股清香随风传送,十分受用。据了解,这里的木梳传承了传统的手工工艺,采用高温高压等独特工艺处理,结合现代磨齿抛光等独特手工工艺精制而成。其色泽美观自然,梳齿圆滑、光洁,其造型别致,手感极佳。不拉头发,不伤头皮,且不带静电。

“当下中国制梳产业,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资源型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需要在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升级。”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梳业分会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他们将以协会为纽带,促进政企及企业与市场、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让小木梳更加专业化、亲民化和时尚化,真正走向民间、走向世界。